突然想任性來個休假,心想不管去哪都好。

 

但能去哪呢...心裡正想著時,腦袋浮現出『朱銘美術館』那裡的樣子....

不過也奇怪,還沒去過,怎會一直浮現那裡的景物,或許是想去好幾次了,但一直都沒去成吧~

記得上次要去時,都說好了,交通資訊也都查好了,偏偏老天下了一場大雨...一直到晚上才停。

 

 

腦袋中想著明明是朱銘,上網要查交通資訊時

卻像被附身似的打了『十三行』三個字在yahoo 找了些資料..

也不曉得是哪根筋不對,就迷迷糊糊醬的查了十三行的資料

好笑的是查完後卻還是沒發現自己查錯..然後就上床睡覺去

一直到今天,我在捷運站買了套票後...便照著箭頭指示去搭公車

(此時還是沒發現有問題.......)

DSC032941.jpg 

 

好像一個沒有帶腦袋出門的人似的..

心中還在計劃著,去了朱銘後,可以再去金山老街那走走吃東西...

吃完逛完還能去八煙泡湯...真的想的太完美了..只是...我跑錯地方了 ><"

 

一路上真的完全沒有發現不對勁

一直到了十三行時,我才開始覺的一切變的好怪...真的好怪~

心中一直問著為什麼造景是這樣..跟我想像中的差那麼多..

此時才突然驚覺...

....我怎會來這裡了..

我是要去朱銘吧~~  哈哈哈~~ 真的太誇張了啦~ (暈倒...)

 

 

反正,都想說去哪都好了嘛 ..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

只是湊巧的剛好遇到小朋友的校外郊學

一群死小鬼在那跑來跑去的 ...

DSC032951-1.jpg 

 

只好坐在入口處吹風發呆,等一大群小朋友閃了之後,才慢慢的進去晃晃。。。

 十三行這其實沒什麼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唯一是是二道高高的墻...

站在階梯的頂端往下看,感覺是像二道雪墻,讓人懷念起日本的黑部立山..

IMG_0979.JPG 

 

 

=============================================================================

 

以下是關於十三行的簡介:

 

十三行博物館,位在八里左岸,因為搶救十三行遺址而興建的博物館。

(展示的文物真的並不多,這個時候我才熊熊突然想到...以前小寶好像有說過那是個無聊的地方,是的確有那麼一點吶... ~ )

 

十三行博物館包括建築物及廣場共約四公頃,室內面積約六千多平方公尺,主要為「重返十三行」常設展。

分別象徵山與海的建築群、及特意設計成傾斜不正的八角塔。

以高聳大片尖銳角度的清水模牆面呈現,隱喻考古現場無法還原的情境,營造出搶救十三行遺址當時的情境。

最重要的是展出十三行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包含作為本館視覺標示系統,台灣獨一無二的「人面陶罐」。

 

十三行博物館的位置為十三行文化遺址,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十三行遺址被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十三行文化屬於北台灣地區的金屬器時代,時間大致從2300年前開始,到漢人進入本地區之後才結束,除了發現石、鐵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紅褐色夾砂陶,特徵是手工製作,含細沙,火候高、質地堅硬;十三行文化的分佈地區,在西海岸地區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佈到大安溪,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佈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

十三行博物館設計理念

十三行博物館其建築的設計理念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十三行博物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戶海中凸起的鯨背,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十三行博物館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十三行博物館隸屬於台北縣政府,為縣府二級獨立機構,業務受文化局監督,十三行博物館為北台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

 

 

===============================================================================================

 

這套票剛好是有含門票、公車票和船票..回程時還可以搭船到淡水老街去逛逛

先搭公車回八里渡船口,坐在港口邊吹吹海風....沈澱一下心情

從黃昏坐到天黑...美中不足的是今天沒有夕陽,一片烏雲掃了興

 

DSC03323-1.jpg

 

天色已暗,該回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ischen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